基于SPOC的中医药特色无机化学立体教学模式研
当前,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根据中医药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将先进的SPOC教学模式融入到无机化学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
1 SPOC的优势及特点
1.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热情
SPOC可以让教师回归校园、回归课堂。在课前,他们作为课程资源的学习者和整合者,他们不用再花费大量精力去备课,而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整合学习资源,设计更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学习模式;课堂上,他们作为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学生分组研讨,随时为学生们提供个别化指导,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SPOC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课堂活力。
1.2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SPOC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教师课前设计教学过程、整合教学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再教育的过程。通过参与学生的讨论、答疑、练习等强化教师知识的掌握,促进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加深理解,促进教师现有教学内容与前沿科技相互融合,从而更新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1.3强调学生深入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自主
SPOC能够使学生在课前提前接触到学习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便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内容,学以致用。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视频能够吸引学生认真准备,激发学生参与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
1.4增加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SPOC以小班化为基础,使得主讲教师能够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行为,根据统计结果与数据分析,辅导到每一位学生并与每一个学生互动,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基于SPOC的中医药特色无机化学立体教学模式设计
2.1 SPOC为基础的“大班授课”教学模式设计
课前留预习作业,学生观看网络授课微视频或者微课件。这种微视频特点是时间短,内容精,针对中医药学生特点由授课教师自行制作,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针对无机化学中较难理解的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理论,采用动画形式将复杂的原理形象化描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缓存溶液部分与溶液配制以及生化实验中的细胞培养联系密切,这部分可以用微视频简介一下相关知识,增加知识的关联性;沉淀和氧化还原在药物合成中应用甚广,侧重理论机制和实际应用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使用合成和制备方法。这样有的放矢的预习,介绍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并拓展了相关应用,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和作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加了知识点的维度和广度。不同于完全的自学,学生预习后将遇到的难点和问题留到课堂上与教师交流。
课堂实体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单一的讲授式教学,首先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由学生积极主动的汇报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并提出存在问题,同学间进行讨论,教师总结,然后再由教师根据讨论讲授知识。这种讲授完全的一字不落的讲授,而是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授课过程中,熟练采用PBL教学法,问题式教学,层层深入。这里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要,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到答案,有些问题是让学生意识到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有些问题是避免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歧义,有些问题是一些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例如:在讲到四个量子数时,会问四个量子数是如何描述核外原子轨道分布情况的?它的答案是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讲到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时,会问HAc中加入NaAc会产生同离子效应,会产生盐效应吗?答案揭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避免学生产生歧义;如果授课过程中发生了相关科研领域的大事件,也可以提出问题,如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为什么用乙醚溶解抗疟效果更好?青蒿素有几个手性分子?通过这样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进展。
整个授课过程,从预习,教学,到讨论,教师掌控课程的进度和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2 SPOC为基础的“小班讨论”教学模式设计
SPOC教学模式中讨论环节占很大比重,但“大班授课”人数多,讨论不便,因此化整为零,以小班形式进行讨论。“小班讨论”即以自然班为单位,充分利用课内或课外学时,指导教师全程参与、面对面指导,结合“大班授课”教学内容涉及的热点难点问题、学生困惑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学生自身成长中遇到的思想问题等开展课堂讨论。
上一篇:中医药高等院校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