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星:泛珠三角区域共同推进中医药文化创新
南方网讯(记者/覃玲 实习生/陈锦)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中医药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瑰宝,长期以来与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但“中医西化倾向过度,优势特色发挥受阻”[1]以及对中医的现存偏见,使中医传承压力巨大。区域协同发展是世界范围内探索出的有益发展模式,在区域范围内合作传承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医药创新传承的重要路径。
9月24日,第十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简称“论坛”)在广州举行,围绕论坛主题“智领大健康携手共发展”,调研团队从泛珠三角区域中医药文化创新传承角度,对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品牌传播系主任、教授韩红星进行深度访谈。
在泛珠三角区域内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合作是必要的
调研团队:今年,珠三角区域以中医药为代表的卫生健康领域合作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您结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历程与现状,谈一谈在区域内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韩红星:根据泛珠三角区域中医类医院机构数据统计,区域内各省区中医类医院机构数量呈两级分化。海南与四川形成鲜明对比,福建和江西数量也略显不足。中医类医院机构数量所反映的是当地中医医疗发展水平,包括中医药从业人员数量、中医药科研力量,甚至是当地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这直接影响到中医药的影响与传承效果,因此在区域内开展中医药传承合作是必要的。
?
数据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1999—2016)
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数据缺失,中医类医院机构包含包括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
发挥泛珠合作优势与特色引导公众形成对中医药的良好认知
调研团队:中医药的创新传承是中医药领域学者们长期探讨的议题。从传播学视角来看,您认为泛珠三角区域中医药文化创新传承具备哪些优势?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韩红星:优势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整体实力强劲。据统计,泛珠三角区域中医类医院机构数量在全国总量占比近30%,可见区域整体中医药力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优势力量集中发展将对全国的中医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二是服务领域多元。在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和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区域内部分省区已走在全国前列。例如,四川拥有众多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63项,是我国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传承力量;广东已创建8个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40家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12条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三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岭南、包括港澳地区,煲药膳汤,喝凉茶,几千年来在岭南地区群众的生活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云南,《滇南本草》流传至今500多年,形成了以傣、彝、藏医药为主,苗、壮、白等民族医药并存,多元一体的云南民族医药体系;贵州,素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全省有药用植物资源39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江西热敏灸成为江西特色中医品牌;湖南马王堆汉墓曾出土了14种古医书,为我国中医药发展之滥觞;福建,在客家人防治瘴疠等疾病的医疗实践中孕育了客家中草药文化。四是地理位置优越。泛珠三角区域对外交流区位优势明显,福建、广东、海南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广西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云南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香港、澳门一直以来都有着独特优势。
而泛珠三角区域中医药文化创新传承的困境与全国的情况一样,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受众对中医的认知问题。一方面是中医药不被更多大众接受,时常处于被质疑、验证和改造的处境之中。而这种轻视不仅存在于普通民众中,连不少专业的医务人员都在用西方术语模糊中医信息。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自媒体遍地开花的今天,普通人的表达门槛降低,不少人为吸引流量披着中医药的外衣散布谣言,更使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雪上加霜。
上一篇:走笔|河北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产品展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