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中医药

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应用及中医药专利保

导读

自2019 年 12 月份开始,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目前疫情在全球爆发。世界卫生组织将这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于2020年2 月11日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式命名为“COVID-19”。COVID-19自发现以来,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COVID-19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SARS-CoV-2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冠状病毒的基本结构和属性,有包膜,病毒粒子外包着脂肪膜,膜表面有3种糖蛋白,即刺突糖蛋白(S),小包膜糖蛋白(E)和膜糖蛋白(M);还可通过基因合成核衣壳蛋白(N),血凝素糖蛋白(HE)以及辅助蛋白 3A,3B,6,7A,7B,8A,8B 和 9B 等,一起起到侵染细胞、复制病毒基因、组装成新病毒并进一步扩散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RNA,冠状病毒的核酸为非节段单链(+)RNA,具有 RNA 病毒中最长的 RNA 核酸链,正链RNA与真核mRNA 非常相似,一次性转录可得到一个成熟 mRNA 的全部组成部分,同时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快速组装成新型冠状病毒,这个过程具有擅变性,RNA间重组率高,易导致合成蛋白结构变化、抗原性变化、原疫苗作用失效,这是冠状病毒药物研究和治疗最难克服的地方[1]。目前,西医尚未明确COVID-19的发病机制,仅在有效隔离的基础上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中医药在传染病的防治方面,已经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基于目前 COVID-19 已在短期内造成较大范围流行,结合该病致病暴戾、起病急骤、传变迅速等特点,辨病属中医“瘟疫”范畴。中医认为瘟疫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流行与应时之气过盛,疫病理论在明清时期已趋于完善和成熟,不仅在病因病机、致病特点、传变方式、治疗大法等方面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众多医家还创立了很多经典名方,如清瘟败毒饮、达原饮、升降散、普济消毒饮等。在过去20年里,针对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H1N1、H7N9、Ebola 等新突发传染病疫情的防治方面,中医药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2]。

针对此次疫情,中医药越来越彰显出优势与特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第一至第七版诊疗方案,明确为疫戾之气夹杂寒湿邪所致疫病,当以温疫病立法,治疗基本方案为医学观察期可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藿香正气方、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颗粒等治疗,临床治疗期可用清肺排毒汤进行治疗。

清肺排毒汤是由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4首经典方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合方化裁,该方21味药均针对病因病机,其中有 16 味药是作用在肺上,其他药味作用在脾、胃、肾上。全方辛温又辛凉,甘淡又芳香,多法齐下,共同针对寒、热、湿、毒、虚诸邪,共奏祛湿化浊、清肺透邪、调和气机之效。全方重点在疏不在堵,凸显给邪气以出路,而不是旨在围堵、对抗、棒杀毒邪,能够使得毒热之邪从肺卫宣泄而去,湿毒之邪从小便化解而去[3]。

王饶琼、杨思进、谢春光等人对9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用清肺排毒汤进行3天为一疗程的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服药前和服药后患者实验室指标和中医证候的变化,根据实验室指标及症状的无、轻、中、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评分,探讨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服用清肺排毒汤3天后,淋巴细胞百分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D-二聚体恢复正常(p

清肺排毒汤在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试点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显示,运用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病例214例,3天为一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且无加重[5]。

目前清肺排毒汤的拟方者葛又文已对清肺排毒汤的配方提交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的发明名称为“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方剂及其应用”,申请号为2.5,申请日为2020年2月6日,申请文件已于2020年3月6日公开。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为抗流感中成药,该药由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等原料药制成。其功能主治为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上一篇:大湾风:大湾区中医药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下一篇:没有了

Top